纵览原创 | 20斤铜丝1:400还原山东舰航母!秦皇岛一市民耗时20个月完成

制作/耿鸿伟

纵览新闻记者 黄雨晗 秦皇岛市抚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史伟杰

一根常见的细铜丝,和几万吨的航空母舰,能有什么关系?近日,50岁的秦皇岛市民丁宏杰用20多斤铜丝和铜板,历时20个月,编织出一艘“山东舰”。作品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们纷纷称赞“高手在民间”。

11月1日,纵览新闻记者联系到丁宏杰,听他讲述铜编背后的故事。

“废弃的铜丝扔了多可惜呀,我就想能不能用它编成一些小物件。”丁宏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大概十年前,在工作中接触到了铜丝,并产生了将废弃铜丝再利用的想法。

丁宏杰和铜编“山东舰”。(供图/史伟杰)

于是,从没学过铜丝编织的丁宏杰对照着网上的图片,专心钻研起这门手工艺。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尝试后,他终于用铜丝成功编织出摩托车、汽车、飞机等小物件,受到身边同事和家人的一致好评。那一刻,他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就想挑战再编个大点的物件。

“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给咱们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自豪感和安全感,我觉得做这样一个模型非常有纪念意义。”2023年3月,丁宏杰产生了用铜丝编织一艘“山东舰”的想法。

由于网络上只能查到山东舰长、宽、高等粗略数据,各结构的详细数据属于军事机密,丁宏杰只能根据图片,用直尺测量出各部位的参考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他精心设计了图纸,最终决定以1:400的比例复刻“山东舰”。

丁宏杰给铜编“山东舰”设计的图纸。(供图/丁宏杰)

按照图纸,丁宏杰准备了铜丝、铜板、钳子、螺丝刀、砂纸、钢锯等工具。他将铜板分割成各个形状,再对它们进行打磨和焊接,拼接出舰体的“骨架”,最后再一圈圈缠绕上粗铜丝和细铜丝。

“铜的质地更软,更适合打磨和打孔,但它也更容易折断,稍微不注意就成了废品。”丁宏杰告诉记者,由于他给“山东舰”设计的围栏只有1.8毫米粗,用电钻打孔时非常吃力,稍微手抖一下就会打偏或打断。并且,在缠绕过程中,铜丝弯折次数过多、力度过大也会折断报废,只能小心谨慎地进行操作。“这个船锚看起来结构简单,但我打磨了整整一天;还有这个围栏,我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丁宏杰说。

白天工作繁忙,丁宏杰就每天晚上挤出一两个小时;等到周末空闲的时候,他能花费七八个小时在编织这件事上。“时间长了总觉得眼睛酸痛,手上也总出错,只能全拆了全部返工。虽然麻烦,但我乐在其中,说废寝忘食也不为过。”丁宏杰说。

丁宏杰的铜编“山东舰”。(供图/丁宏杰)

今年10月底,在耗时20个月后,丁宏杰的铜编“山东舰”终于诞生了。这艘“山东舰”长75厘米、宽22厘米、高40厘米,整体重21斤。丁宏杰还特地用油漆画了窗户、跑道,并将雷达、天线涂成了金色,将甲板上的直升机、飞机涂成了银色。

“花了近两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我心里特别高兴,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丁宏杰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铜编工艺品不仅受到左邻右舍的喜欢,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未来他还将继续编下去,创新更多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铜编的魅力,“我准备下一步编一个‘天宫一号’,祝福咱们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