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蓝白配色、方正的立体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放大的冰箱,但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大冰箱”,却被誉为“集装箱界的爱马仕”,也使我国航空温控物流产业遭受了长达30年的国外技术垄断。它就是主动航空温控集装箱,是进行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价值温敏物资运输的重要装备,研发门槛高、市场需求大。在两年多以前,我国航空温控物流装备产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海尔生物医疗在2020年踏入这片“无人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突破了技术封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国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完成国内首飞
近期,山东卫视《院士专家面对面》栏目走进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倾听刘占杰讲述他带领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封锁、解决社会痛点、实现自立自强的艰辛历程。
刘占杰,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率领团队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带领海尔生物成为青岛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1970年,刘占杰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9年,他考入了安徽理工大学,从此与制冷及低温工程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海理工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刘占杰成为了青岛大学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一名讲师。2001年,刘占杰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来到海尔开启了创业之路。
“为什么到海尔来创业,是因为在读博士的时间,我的导师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来的,他是做这个低温生物医学的,那么我整个的博士课题也是和这些相关的,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这个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特别是低温设备这一块是空白的,有这么一个前提。从我本身来讲,两条选择,一个在大学里继续当老师,但是那个时间恰恰海尔这个创业平台吸引了我。从另一个角度,要想实现产业化,在学校里难度要比在企业难度大,那么我就来到了海尔……”访谈期间,刘占杰讲述了他选择从高校到海尔的初心:将技术产业化。
2001年来到海尔后,刘占杰组建了十余人的团队,开启了技术攻关之路。2005年10月,在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刘占杰创立了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海尔生物医疗的第一款产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台低温制冷箱体类产品——超低温冰箱诞生了,国外30年的技术垄断就此被打破,中国的低温冷藏产品从此实现了进口替代,海尔生物医疗也一举成为国内低温存储设备规模化生产的先行者。之后10年,海尔生物医疗的超低温存储产品走进了包括欧美、非洲、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市场占有率以绝对优势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但是,刘占杰并没有满足。作为企业家,他坚定地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2016年,他又带领海尔生物医疗开启了物联网转型之路,率先推动低温存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探索场景和生态。同时,作为科研人员,刘占杰依旧保持着敏锐的嗅觉,时刻关注着行业动向,精准捕捉国家与人民的需求,不断填补着行业空白。
在创业这件事上,刘占杰总能想到行业“前面”。正是在他持续的创新引领下,2019年,海尔生物医疗成为青岛市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从一个生产低温制冷设备的电器公司成功转型为物联网生物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了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生态品牌的蜕变升级。而年过半百的刘占杰,依然继续带领着海尔生物医疗,在更广阔的市场里探索。
山东卫视《院士专家面对面》9月29日21:45播出,《刘占杰:“智”守生命“温度”》。